原標題:特朗普指責芬太尼主要來自中國國家禁毒辦:罔顧事實,不能接受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
阿片類藥物濫用正肆虐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之為“本國歷史乃至全世界范圍內最嚴重的藥物危機”。近日,美媒和特朗普將矛頭指向中國,稱芬太尼等阿片類物質主要來自中國。
對此,國家禁毒辦、公安部禁毒局禁制毒品處處長于海斌2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的采訪時表示:“這種說法的依據不知道從何而來,中方對此完全不能接受。”
美國橫加指責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工作,積極推動立法,完善管制機制,強化執法打擊,務實開展國際合作。然而,對于中國政府嚴管新精神活性物質的努力,美國卻橫加指責。
國家禁毒辦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長鄧明介紹, 新精神活性物質,又稱“策劃藥”或“實驗室毒品”,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強的興奮、致幻、麻醉等效果,已成為繼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芬太尼就是新精神活性物質中的一類。
美媒稱,過去一年多,美國國會對美國境內使用芬太尼進行調查,發現美國的芬太尼使用者可以輕易地上網從中國訂購這些藥物,并且通過美國郵政系統的漏洞寄往美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2015年有超過3.3萬名美國人死于阿片類毒品。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在推特上發出警告:“令人憤慨的是,有毒合成海洛因芬太尼正通過郵政系統從中國涌入美國。我們可以,而且必須,現在就讓它結束!參議院應該通過STOP法案,堅決終止這一毒品殺害我們的孩子,摧毀我們的國家。不能再拖了!”
特朗普推特截圖
“美方沒有證據證明其國內芬太尼類物質主要來自中國”
“美方沒有證據證明其國內芬太尼類物質主要來自中國”,于海斌說,美國內別有用心的人士僅以破獲的個別案件為依據,斷定美國芬太尼類物質主要來自中國的做法是嚴重不負責任的。
他用兩組數據反駁美方指責:首先,僅占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人消費了全球80%以上的阿片類藥物。以合法消費的嗎啡數量來看,根據國際麻醉品管制局統計,2016年全球嗎啡消費量為43.9噸,其中美國消費18.3噸,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消費量僅1.8噸。其次,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美約有9180萬12歲以上的美國人使用阿片類處方藥,約占人口總數的1/3。其中,超過1150萬人承認濫用阿片類藥物,占人口總數的4.3%。
于海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與美龐大的毒品消費量相比,美向我通報涉及中國的情報線索十分有限,2017年以來僅數十起,且多為國際郵包線索。“美國內芬太尼類物質來自中國”的結論罔顧事實,是嚴重不負責任。“據我們了解,美國內相當比例的芬太尼類物質來自中北美洲。”
于海斌介紹說,目前,國內作為藥品合法生產上市的芬太尼類藥品僅有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3種。
據國家藥監局統計數據,現在國內批準合法生產芬太尼原料藥和制劑的企業僅有5家,2017年芬太尼類藥物產量為24.26公斤。無論是國內案件還是國外案件線索,沒有發現1克芬太尼流入非法渠道,更不可能進入美國國內。
于海斌說,中國對于加強芬太尼管制方面,包括情報分析、案件合作以及加強管理做了很多工作。“我們與美國執法機構目前也在開展深入的情報案件合作,從未否認過有境內外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結從事芬太尼類物質的非法制販和走私活動,但請相關國家不要罔顧事實、夸大其詞,不顧客觀事實得出‘芬太尼類物質主要來自中國’的結論。”
在于海斌看來,芬太尼類物質大規模濫用主要是由美國內眾多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美政府減少毒品需求工作不力、阿片類處方藥監管不嚴、部分州大麻合法化的負面導向等都是重要原因。
中國重視精神活性物質管制
29日上午,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對外宣布,中美執法部門成功合作破獲芬太尼案件的第一起案件,目前該專案組人員正在美國調查取證。國家禁毒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政府在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方面的情況。
據國家禁毒辦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長鄧明介紹,中國又完成4-氯乙卡西酮等32種新精神活性物質的列管法律程序,9月1日開始生效。至此,中國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質已達170種。國際社會關注的芬太尼類物質中國已列管25種,超過聯合國列管的21種。
澎湃新聞圖
根據介紹,中國在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措施還包括積極參與聯合國毒罪辦“SMART項目”、國際麻管局“離子項目”,加強就新精神活性物質濫用種類、數量、流行趨勢及致死案例的國際交流,及時掌握各國新精神活性物質制販和濫用趨勢。同時,中國也與相關國家開展情報交流和辦案協作。
“2017年,國家禁毒辦主動向美方通報尋購芬太尼等毒品線索400余條、美國客戶購買新精神活性物質情報500余條。”與美國等國開展案件合作,成功破獲了“河北王鳳璽案”等一批有國際影響的案件。
鄧明進一步表示,“目前,‘王鳳璽專案組’正在美國調查取證。”該案件線索由美國駐華相關部門提供,案件破獲共抓獲21名犯罪嫌疑人。這是中美執法部門成功合作破獲芬太尼案件的第一起案件。
鑒于美國近年來的“藥物危機”,特朗普在去年訪華時便提到了這一情況,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2017年11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雙方同意繼續加強在新精神活性物質及其前體管控和禁毒執法領域合作,并開展雙邊禁毒情報交流。中方將繼續推動增加列管雙方重點關切的新精神活性物質。雙方將加強涉芬太尼類物質情報共享,就涉毒郵包開展個案合作,合作打擊非法販運活動。具體進展情況請向公安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