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在线观看_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播放_一区中文字幕_日韩电影在线播放

今日頭條 焦點資訊 營銷之道 企業報道 淘寶運營 網站建設 軟件開發 400電話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焦點資訊 » 正文

全民健身日|一個體育教育者的建言:健康中國,還需在哪發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08  來源:新格網  作者:新格網  瀏覽次數:168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標題:全民健身日|一個體育教育者的建言:健康中國,還需在哪發力【編者按】 全民健身,和老百姓的生活

原標題:全民健身日|一個體育教育者的建言:健康中國,還需在哪發力

【編者按】
全民健身,和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獲得感息息相關。
2018年8月8日,全國第十個“全民健身日”,在上海,近千個運動場地免費向市民開放,幾百場講座培訓正在熱力上演。
上海已經提出在2025年實現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建設目標,在上海體育資深觀察員、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陳國強看來,微觀的器物、中觀的制度和宏觀的文化,都將是上海的優勢和推進全民健身的方向。

2017年8月8日,上海楊浦區濱江示范段舉行了2017年區全民健身日嘉年華主題活動。圖為參加活動的小選手們正在比賽。本文圖片均來自視覺中國
對于普通人來說,全民健身最直觀的就是“邁開腿”和馬拉松的火熱。
作為一名跑了13屆全馬、且2003-2012連續10年跑上馬全程的體育愛好者,深切感覺到了這項運動從冷清到熱門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身邊就有幾位“六星跑者”(參加過世界6大馬拉松賽),有的計劃連續10年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從而獲得終身免抽簽參加波馬的待遇。
不算上世紀1950年代的勞衛制和廣播體操,就從1995年我國提出《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開始,全民健身的概念在我國至少有23年了。
自北京奧運會以來的10年中,我國的全民健身運動縱向和自己比,更是取得了不少成就。2017年,上海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就達83.37歲。
上海目前已經提出在2025年實現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建設目標,這其中,全民健身是非常重要的一塊。目標有了,該怎么做呢?
我們暫且從微觀的器物、中觀的制度和宏觀的文化3個角度來探討“全民健身計劃”到“健康中國2030”邁進的路徑和通道。

上海馬拉松。
微觀上說,要健身,要健康,必須要有場所。
在場館建設上,寸土寸金的上海,初步貫通了45公里濱江步道,還積極推進郊野公園建設。此外,公園綠道、步道、小區全民健身路徑,都成了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的好去處。面積不一、檔次不同的健身會所,也基本滿足了不同層次市民的體育需求。
未來在體育場館方面,至少有兩個方面可以改進。
一是真正落實學校體育場館的開放,找到癥結所在,解決不到位的情況。因為學校體育場館數量約占我國體育場館數量的三分之一。
二是因地制宜,在公園、廣場、街道、河濱開展一些體育運動。大媽的廣場舞也是全民健身運動,當然音樂的分貝小一點,不擾民就更好了。

風靡不少城市的城市定向運動,也是充分利用了現有條件開展,促進了廣大市民的體育參與。
中觀方面,就是相關推動健康中國的政策法規促進和支持。
例如,從2009年開始,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這一天全國許多體育場館免費對外開放,今年第十個“全民健身日”來臨之際,上海將近有1000個體育場館免費對外開放。

2017年11月12日,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外灘開跑。圖為20名輪椅跑者也首次加入上馬行列。
此前,一些城市進行了社?ê徒∩碣M用對接的有益嘗試。未來,運動場館開放的相關政策也可以進行探索。如工作日上午的空余時間,健身場所可以打折,類似晚上用電低谷時,半價用電的策略。
中小學在上體育課和進行課外活動過程中,應該解決體育保險問題,從而鼓勵學生多運動。在運動項目選擇上,上海也需要推動傳統體育項目(包括非奧項目)和新興的冰雪運動,助力“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實現。
針對馬拉松熱,我們應該看到美國的長跑從上個世紀1970年代開始,群眾性的長跑一直在高位運行,這和他們有大量的5公里、10公里賽事分不開。而我國的跑步賽事體系中,恰恰這兩個距離的賽事比例不高。
我們是否要促進這些接地氣、草根的跑步賽事呢?而不是都是全程或半程馬拉松,尤其是在目前這個初級階段。
宏觀方面,就是體育文化建設,也就是全民健身的意識提高。
事實上,“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需要個人(家庭)、學校、社會來共同促進,而意識的提高,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日本的長跑也經過“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的不懈努力,才有現在箱根接力賽和東馬成功的基礎。
個人層面,我們能欣喜地看到,民眾的健身意識和行為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少白領白天沒有時間,下班后會進行夜跑。
從每年的比較看,這種健身意識的提高可能是緩慢的、漸進的,但從一個10年的時間段看,它又是明顯的,正向的。

2018“夏練國度”全民運動盛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民眾通過各種運動項目挑戰自我潛能,感受運動帶來的無限魅力。
學校層面,從小學到大學,學校應該提高學生的鍛煉意識和鍛煉行為。當然,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目標也不同,籠統地說,小學生主要是培養興趣;中學生是掌握技能,大學生是提高水平。
社會層面,各界要形成一個全民健身的氛圍,特別是倡導“終身體育”的概念。上海的市民運動會和市民體育大聯賽在推動市民全民健身運動方面,卓有成效。無論在比賽項目、比賽規模、參與人群、持續時間等方面,都可圈可點,具有可推廣、可復制的特點。

而社會組織在推動全民運動方面也功不可沒。以跑步為例,不少跑團自發組成,在常規訓練和比賽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如果我們再提高鍛煉的科學化研究,如馬路暴走要注意安全,早上鍛煉和夏天注意做好準備活動,降低運動量,并且把健身和健康內化為一種意識,那么,“健康中國2030”的目標實現,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系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媒介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吉ICP備11001726號-6
企業800網 · 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