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在线观看_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播放_一区中文字幕_日韩电影在线播放

今日焦點 焦點資訊 營銷之道 企業報道 淘寶運營 網站建設 軟件開發 400電話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焦點資訊 » 正文

CDR“第一單”為何是小米?尚未上市反倒成就“估值優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6-12  來源:新格網  作者:新格網  瀏覽次數:548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標題:CDR“第一單”為何是小米?尚未上市反倒成就“估值優勢”昨日凌晨,小米集團的《公開發行存托憑

原標題:CDR“第一單”為何是小米?尚未上市反倒成就“估值優勢”

昨日凌晨,小米集團的《公開發行存托憑證招股說明書》(下稱預披露)在證監會網站披露,如進展順利,小米有望成為首家CDR試點企業,且是港股IPO與境內CDR同步發行。在這場與BATJ等互聯網大佬們的CDR競速中,小米“意外”拔得頭籌,背后有何邏輯和看點?
尚未上市成“優勢”
對于為何由小米“領跑”,上證報記者多方采訪總結的最核心觀點是:在眾多符合CDR試點條件的公司中,有些已上市企業的境外估值較高,對于發行CDR的估值和價格問題,則仍需研判。而尚未上市的小米集團卻因此具有“估值優勢”。
目前,已在境外上市的互聯網巨頭的市值,有的達數萬億元人民幣:阿里巴巴6月8日(美國時間)收報205.07美元/股,市值超5260億美元;港股上市的騰訊控股11日收盤價為419港元/股,總市值為3.98萬億港元;此外,美股上市的百度8日收報263.59美元/股,市值超900億美元;京東最新市值則將近570億美元。
至于小米的估值,據6月7日晚的媒體報道,有接近小米IPO項目的中介人士稱,目前投資人尤其是基石投資者給出的估值普遍在750億至800億美元,也有一批機構給出超過800億美元的估值。此外,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在2018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中,列出了全球二十大互聯網公司,小米以750億美元估值排位全球第14名。
在CDR估值中,未上市企業的最近三輪融資估值成為重要參考依據。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最近一次的F輪第四次融資的估值為450億美元。
不過,在小米CDR預披露文件中,尚未涉及CDR發行數量和融資規模,僅泛泛表示“發行數量最終以中國證監會核準的CDR發行規模為準。”
業績雖“虧損” 增長有看點
預披露顯示,小米2017年營業收入為1146.25億元,凈利潤為虧損438.89億元。不過,公司2017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9.45億元。2018年一季度,小米的營業收入為344.12億元,凈利潤為虧損70.05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0.38億元。
那么,小米到底賺不賺錢,到底要看哪個數據呢?
有專家指出,看新經濟和互聯網公司是否盈利,不能單純只看凈利潤。更重要的是看“經營利潤”和“經調整經營凈利潤”這兩個數字,可排除財務會計等干擾性因素,從本質上考量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小米經營利潤為122.1億元(該數據僅在港股招股書披露),經調整經營凈利潤為53.6億元。
有專家介紹,像小米這樣的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在融資時向投資人發行了不少優先股,如估值從一開始的幾千萬美元升到幾百億美元,這些優先股的價值也會相應放大,優先股股東的浮盈也同步翻倍。但這些股東還沒退出,所以其持股價值的提升,在財務報表里就會體現為公司對優先股股東的“負債”。
著名投資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認為:“對這類優先股升值帶來的虧損不必擔心,反而是越大越好,即越大說明企業發展得越好,股份價值提升得越多。”小米凈利潤存在大額為負的情況主要就是對優先股升值的會計處理造成的。即公司估值不斷上升導致優先股公允價值相應上升,使得2017年形成公允價值變動損失540.7億元,但這并不是小米實際發生的虧損,反而是小米估值急劇增長的體現。
(原文題為《CDR“第一單”為何是小米?》)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吉ICP備19006030號-4
企業800網 · 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