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在线观看_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播放_一区中文字幕_日韩电影在线播放

今日焦點 焦點資訊 營銷之道 企業報道 淘寶運營 網站建設 軟件開發 400電話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焦點資訊 » 正文

幾大文明古國的歷史研究,本土和海外史學界的水平誰更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27  來源:新格網  作者:新格網  瀏覽次數:150  【去百度看看】

樓主“史隆長城腦洞者”:中國本土史學vs日本 美國 英國 漢學史學;

印度本土史學vs英國 等 古印度史學;

埃及本土史學vs西方古埃及史學;

希臘本土史學vs西方希臘史學;

伊朗本土史學vs西方波斯史學;

伊拉克本土史學vs西方兩河史學。

揚威四海我鄭和:就單以海外國家的漢學水平之間相比較,而不和國內比。日本人應該是水平最高的把?

春秋筆法:波斯史很冷門的。

地鐵人:懂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西方專家比這些國家本土的專家都多吧,這點和中國正好相反。

哈羅哈:哈佛的中國史學水平也不低吧,畢竟是能對夏商周斷代工程指手畫腳的。

▲哈佛大學漢學家卜正民主編的六卷本《哈佛中國史》

矢鋒:也就是仗著嗓門大指手畫腳而已。建國后出土的大量文物和文獻資料外國漢學家掌握程度很低,拼資料完全不是對手。

polyakov:美國現在做漢學的大多集中在明代以及以后,主要是因為文獻容易懂且資料多。我覺得最能說明英語世界中國歷史學文獻功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到現在《史記》的英譯本都沒出全……

瓦而基里:外國的漢學家是干啥吃的?

HeavenDevil:勉強學會文言文的級別。當年商代都不承認這些漢學家比雞肋強不了多少。

王牌拖拉機:很多還真是吃干飯的,典型的08年那會明鏡找漢學家弄了一個丟人現眼的封面。

秦川德里奇:日本人研究中國史的水平挺高的。

HeavenDevil:日本人好歹正兒八經大學要考古漢語的。

▲日本近代漢學界泰斗內藤湖南

polyakov:翻譯古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沒人做,何況是漢學這么一個小眾的學科。

rottenweed:也就是說西方人的中國上古史“研究”壓根就等于說沒有嘛。

《公元1500年前的世界》的前六版始終堅持說“商人是來自西北的青銅時代的入侵者”。

王牌拖拉機:這算西方中心論和殖民主義流毒了,你們非西方文明都是西方的次生,當然比較惡心的是老外逐漸拋棄這種垃圾的時候洋奴又撿起來了,甚至連國內某個秦漢圈子的大佬都要瞎扯淡,信口開河秦始皇大統一是因為被波斯人點化,嬴政本人是大流士腦殘粉,哪跟哪啊。

天堂風暴:翻譯史記倒真沒必要,真正研究的都懂漢語直接看原典就行,至于普通人要想了解,看看普及類的中國史就行了,非要看原文翻譯沒啥意義。

羊羽: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不小空間的,無論是漢語水平沒那么高的中低層研究人員,還是對中國有一定興趣,想看些本國文字版中國史籍的愛好者。

這可參考古希臘的那些史書,當然,從國際上說中國歷史沒它那么熱門。

polyakov:其實說白了還是一個態度問題。司馬遷一手奠定了整個東亞的史學傳統,《史記》這樣的著作卻只有一個節譯本。作為對比,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拉施特的《世界史》均有英文全譯。這說明在美國的漢學實在是一個小圈子的自娛自樂,且愿意治樸學的學者不多——而就這么一個小圈子的自娛自樂,對當代中國歷史研究卻有這么大的影響,實在是一件讓人深思的事情。

OstLeKon:中國史學一個特點,書籍多,研究多,國外沒多少翻譯過去的,國內也很少翻譯出去。白白那么多典籍,跟外國人討論或者外國搞研究,拿出來人家也難考證。

liujunchao1985:高本漢,高佩羅,沙溢平,馬伯樂,夏含夷之類的漢學家對中國學術還是有很大貢獻的,F代上古,中古音系的擬定基本以高本漢的為主流。

沉默的表示:研究社會主義中國的也叫漢學,研究上古史的也叫漢學,不可一概而論。

英語漢學影響力大,除了沾了語言的便宜,也有個原因是英美的社科傳統強。

國內推崇英語漢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研究者沒見過這種傳統下的社科研究……

國內一些社科專業在52年后就被取消了,到80年代中期才恢復。

▲破解埃及圣書體文字的法國語言學家、埃及學家商博良

yxds:說幾個我知道的,海外的敦煌研究,這個沒辦法,資料基本在國外。

日本的京都學派,其實已經被陳寅恪引入國內了,90年代20年伴隨著重新評價民國大師盛極一時,對宋朝的吹捧,對清末的吹捧,對曾國藩,李鴻章,慈禧和所謂清末改革的吹捧我估計大家還有印象。

美國的新清史研究,反對漢族中心論,號稱要站再完全中立的角度看歷史,這個是現在對國內沖擊最大的。近代史研究,高文謙跑去美國之前把中央檔案館館藏的總理的相關文件全部拷貝走了賣給了美國的費正清研究所,現在很多研究也對國內有沖擊。

rottenweed:斯蒂芬·歐文的《初唐詩》讀下來真的讓人眼睛一亮,確實視角上大有參考意義。

中國人的唐詩研究太感性了。

polyakov:和中國近代以前的史學相比,西方近現代史學研究整體來看的確思路廣,角度新——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傳世文字資料少帶來的。但是他們對傳世文獻下的功夫遠遠不及。中國學者在借鑒西方現代史學的思想方法的同時,也不能放棄中國史學重文獻重考據的偉大傳統,更不能放棄古為今鑒這一中國史學之魂。

tuhou1989:孔飛力是能讀懂清代奏折的,然后寫出了叫魂。

kantwo:1、日本漢學跟中國有個來回,其余的漢學家以混飯吃為主;

2、這個應該是英國為首的歐美壓印度一頭;

3、埃及學都是法國人開的頭,你說呢;

4、希臘不是西方么?倆一起的東西怎么比較?

5、應該差距不大,波斯古史東西還是不少;

6、現在的伊拉克還能撐起史學?

5283467:對于西方的漢學家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

朱邦繪《北京宮城圖》,1881年進入大英博物館時的英國人一度認為畫中建筑是一座大廟,稍微專業一點的意見是圖中的建筑是明代皇陵。

注: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本文出自北朝論壇,作者 : 北朝網友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北朝論壇公眾號beichaoluntan(看北朝)。

獲取更多軍事歷史方面的知識,北朝論壇歡迎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皖ICP備2021004516號-14
企業800網 · 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