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杭州交通918綜合發布
來源:深圳大件事(nandusz)、深圳晚報、南都記者
轉載已獲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身體的每一個改變
都可能有自己的意義
很多信號真的馬虎不得!
癥狀:“美人痣”越長越大 沒想到是癌? ? ?
深圳年輕媽媽彭女士剛生下女兒不久。一天她肚臍眼上冒出個小包包,軟軟粉粉的,以為是“美人痣”,后來越長越大,但不疼也不癢。
彭女士打算做手術切除了這個包塊。
做完切除后一周,彭女士再去去醫院,結果讓她人震驚了,這顆“美人痣”竟然是癌。讓人崩潰的是,不只是肚臍上長了腫瘤,檢查發現肚子里到處都是腫瘤,與膀胱、大腸、子宮長成一團,全身淋巴結也轉移了,是一種晚期腫瘤。
▲“美人痣”越長越大
彭女士又到幾所大醫院就診,醫生說她得的是一種罕見病,叫臍尿管癌,已經有盆腔、腹腔、全身淋巴結轉移了,只能化療,但基本上沒什么效果。臍尿管據說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癌。
診斷:病根不在肚臍在卵巢??
彭女士后來到深圳市腫瘤醫院求醫。專家們舉行了一場多學科診療討論,高度懷疑臍部的腫瘤是瑪麗約瑟夫結節,這種疾病非常罕見,是其它部位的腫瘤轉移到臍部形成的,其原發腫瘤多來源于生殖系統或消化道,最常見的是卵巢和腸道,而卵巢癌臍部轉移的可能性更大。
按三位專家討論的意見,彭女士盆腔腫物取了活檢,化驗的結果果然是,卵巢癌,肚臍上果然是“美人痣”正是卵巢癌轉移過去的。
彭女士從泌尿外科轉到婦科,按照卵巢癌進行化療,因為對癥下藥,治療效果非常好,轉移的淋巴結基本都消失了,盆腔的腫瘤也縮小了。彭女士也對治療越來越有信心了。隨后彭女士又做了手術,切除了盆腔殘留的腫瘤。
什么是瑪麗約瑟夫結節
深圳市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田軍教授介紹,腹、盆腔內 (主要是消化系統或生殖系統)惡性腫瘤轉移到臍部形成的腫瘤性結節稱為瑪麗約瑟夫結節。
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美國梅奧診所護士長瑪麗·約瑟夫修女而命名的,是她首先觀察到這一現象的。瑪麗約瑟夫結節罕見,經常被誤診,只有非常有經驗的醫師才能做出早期診斷。
▲彭女士的瑪麗約瑟夫結節的變化
瑪麗約瑟夫結節,一個充滿美感的名字,卻猶如猶大之吻,意味著不幸。如果能盡可能早地確診并有針對性的治療,部分患者還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有時身體會出現一些變化
可能不痛不癢
但也請不要會略這些“小問題”
畢竟有時及早發現才能更好的治療!
可是這顆痣哪里美了?
和八妹有同感的點亮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