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哈蒂爾:我對“一帶一路”態度積極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王聰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第八次訪華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19日抵達北京,開啟他中國之行的第三天。此前一天,他在杭州參觀阿里巴巴集團和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并臨時起意體驗中國高鐵。這是馬哈蒂爾自2011年以來再次以總理身份訪華,中國也成為他再度執政后首個正式訪問的非東盟國家。“馬來西亞依然歡迎中國企業和中國投資。”馬哈蒂爾18日在杭州發出的這一信號,在19日被表述得更加明確和堅定。
93歲高齡的馬哈蒂爾19日一早來到大疆無人機公司的北京辦公室。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稱,大疆無人機總部在深圳,是世界最大的商用無人機制造商之一。當天,大疆技術人員為馬哈蒂爾演示了他們最新的無人機技術。
19日下午,馬哈蒂爾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的陪伴下,在北京出席“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論壇”活動。由于近期中馬經貿關系出現一些微妙變化,各種不同說法也很多,加之馬哈蒂爾本人是政壇常青樹,知名度也足夠高,因此活動吸引了400多位各界人士參加,其中包括馬蔚華、沈國軍、張茵、夏華、丁立國、毛大慶等一眾中國知名企業家。
活動開始,馬哈蒂爾先作了10分鐘的開場演講。演講開宗明義:馬來西亞歡迎中國企業赴馬投資,以獲得更多中國投資和更多技術轉讓。目前馬來西亞在馬中貿易方面處于逆差地位,希望中國在馬投資能幫助縮減逆差。
隨后是50分鐘的問答環節,第一個問題就是“您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對此,馬哈蒂爾表示,他對“一帶一路”倡議態度非常積極,稱這是一個值得稱贊的舉動,因為它是在做貿易的融通和溝通,馬來西亞是在從西到東的一條通道上的重要節點。
自今年5月上任以來,馬哈蒂爾叫停超過200億美元的中國承建的基建項目,令中企在馬投資前景蒙上陰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19日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論壇”活動期間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新希望集團有投資馬來西亞的興趣,但非常擔心那里的投資環境。“在小范圍溝通時,(馬哈蒂爾總理)清晰地告訴我們,馬來西亞歡迎中國投資。但是我也的確注意到,一些中國項目在該國遇到挫折或問題,因此我想再問一問。”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活動現場,有好幾位中國企業家問及“馬來西亞新政府到底有什么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還有一些企業家擔心馬來西亞投資辦證、程序審批的效率比較慢。對此,馬哈蒂爾回應說,上屆政府的確有效率不高和腐敗的現象,但他保證這屆政府不會容忍這樣的做法,馬方不會尋租壓榨。如果申請符合條件,企業會很快得到審批結果。馬方目前也引入了一些新做法,以加速整個審批的流程。他介紹馬方的優惠政策說,如果在一些經濟特區,尤其是一些免稅區設廠有免稅待遇,如果在出口加工區,也不會針對出口征稅。此外,馬來西亞還會有一些10年的稅收免除優惠,可以看到在稅收優惠方面免稅和減稅的時間非常長。
香港《南華早報》評論說,在中美關系緊張之際,中國鋪開紅地毯歡迎馬哈蒂爾5天之行,采取謙虛的策略贏得馬來西亞,穩定中馬關系。北京樂于與馬新政府建立政治互信,并理解馬來西亞對中資大規模進入的擔憂,但有中國學者提醒說,馬來西亞不應該在新的磋商中要價太高。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馬來西亞未來的經濟發展需要中國,也只能依靠中國。作為外來型的經濟體,馬來西亞希望吸收更多外資,現在美國已經指望不上,歐洲遇到很多問題,日本向來“很挑食”,要好的項目和好的盈利機會。馬來西亞如果想實現“彎道超車”,除了中國沒什么別的選擇。
據報道,馬哈蒂爾20日將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晤,并于21日參觀中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園、會見記者后結束訪華行程。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稱,不論馬哈蒂爾此行能否帶回實質性的成果,上任3個月后的這次訪華都為馬中關系揭開新篇章。以前馬哈蒂爾時代馬中關系得以突飛猛進,33年間的第八次訪華馬哈蒂爾又能做出什么開拓性的貢獻,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