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在线观看_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播放_一区中文字幕_日韩电影在线播放

今日頭條 焦點資訊 營銷之道 企業報道 淘寶運營 網站建設 軟件開發 400電話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焦點資訊 » 正文

江西余江宅基地改革“密碼”:盤活閑置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6-11  來源:新格網  作者:新格網  瀏覽次數:730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原標題:江西余江宅基地改革“密碼”:盤活閑置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江西余

原標題:江西余江宅基地改革“密碼”:盤活閑置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江西余江宅基地改革“密碼”:盤活閑置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圖)

  中新網江西余江6月11日電 題:江西余江宅基地改革“密碼”:盤活閑置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 吳鵬泉 華山

  “這次‘宅改’,我家拆了兩棟閑置的老房子。”江西省鷹潭市余江縣中童鎮中童村村民童亮義說,村里許多老舊廢棄房子“你挨我擠”,有的路只有1米多寬,希望宅基地制度改革能讓村子舊貌換新顏。

  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增多,中國農村大量農房、宅基地常年閑置。如何盤活和利用這些宅基地資源,是一項關乎鄉村振興和農民收入的重要問題。

圖為余江縣平定鄉藍田宋家村閑置農房、宅基地拆除現場。(資料圖)余江縣官方供圖

圖為余江縣平定鄉藍田宋家村閑置農房、宅基地拆除現場。(資料圖)余江縣官方供圖

圖為“宅改”后的藍田宋家村。(資料圖) 饒圣榮 攝

圖為“宅改”后的藍田宋家村。(資料圖) 饒圣榮 攝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之一。今年2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此前,中國33個縣(市、區)被依法授權開展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江西省鷹潭市余江縣是這批試點縣之一,該縣在改革中積累了不少經驗,逐步探索建立了相關制度體系。

  事實上,與其他農區一樣,余江縣也曾面臨“老舊房屋拆不掉,新增人口無地批”的尷尬境遇。

  在余江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辦副主任聶榮華看來,“宅改”前,當地農村普遍面臨房屋面積大、“一戶多宅”多、布局朝向雜亂、違法建房多、“空心化”嚴重、私下流轉亂等問題。

  一組數據佐證了他的判斷:“宅改”前,全縣農村宅基地9.24萬宗,附屬設施10.2萬間。其中閑置房屋2.3萬棟、危房8300棟、倒塌房屋7200棟,農村人均建設用地面積高達170平方米。

  囿于“宅基地是祖業”“房子多、房子大光宗耀祖”等陳舊觀念,在中國農村,誰要拆人房子,無異于捅馬蜂窩。

  對此,余江縣除強化民眾“一戶只能一宅、建新必須拆舊”的意識外,還用制度設計激活村民自治功能,全縣1040個自然村均建立了村民事務理事會。

  “各村村民事務理事會成員由村民自己選舉,宅基地怎么退由理事會定奪。”聶榮華告訴記者,村民理事是“宅改”利益相關方,理事會也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政府也沒閑著。余江縣先后籌資2000余萬元,尊重民眾意愿,編制了1040個自然村村莊規劃,完成了7個行政村土地利用規劃,讓村民看到了村莊發展空間、產業前景。

  “剛開始我是不想拆的,畢竟是祖輩留下來的東西。”童亮義坦承道,在村民理事給其講解政策,再參觀其他幾個“宅改”村子的成功案例后,他才決定將閑置房子退出。

  據介紹,余江縣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按照“一戶一宅、面積法定”原則,退出多占面積。對歷史形成的超面積多占、且確實無法退出的,一律由村集體按照有償使用的原則自行收費調整。黨員干部、村民理事會成員帶頭退出自家多宅、帶頭拆除超占面積、帶頭繳納有償使用費等。

  在余江縣平定鄉藍田宋家村,74歲的宋接富早上起來都要繞村走上一圈。“原來村里有好多廢棄豬牛欄和露天廁所,環境臟亂差。”說起“宅改”后的村里,老宋拿起村子以前的照片向記者對比展示說道,“現在環境好了,人的心情都舒暢了。”

  據統計,目前,余江縣城鎮規劃區內和規劃區外自然村共退出宅基地30987宗4318畝,其中有償退出5868宗971畝,無償退出25119宗3347畝,退出宅基地復墾991畝,預計能解決15年左右農民建房用地需要。

  原本被稱為“死資產”的農宅,價值也被激活。據介紹,余江縣通過農村房地抵押貸款、流轉、“入市”、有償退出等方式,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截至目前,該縣村集體收取有償使用費7490戶1108萬元,流轉宅基地1121宗219畝,新建農房擇位競價136宗22.3畝,集體支付退出補助款1974萬元。

  江西省社科院應用對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宜紅認為,“宅改”有利于盤活閑置的宅基地資源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宅改”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公平性,調動農民的主體積極性,以及構建鄉村治理體系。“‘宅改’應與鄉村振興戰略相配合,政府可以在‘宅改’后的村莊進行美麗鄉村建設。”

  余江縣官方稱,隨著“宅改”試點工作推進,全縣農村面貌發生較大變化,新修村內道路478公里,溝渠490公里,新增綠化面積860畝,為建設美麗鄉村奠定了基礎。(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吉ICP備11001726號-6
企業800網 · 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