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在线观看_又色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播放_一区中文字幕_日韩电影在线播放

今日頭條 焦點資訊 營銷之道 企業報道 淘寶運營 網站建設 軟件開發 400電話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網站建設 » 正文

全資收購探探之后,陌陌能否完成“豹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2-27  來源:企業800網  作者:新格網  瀏覽次數:297  【去百度看看】
核心提示:春節假期剛過,互聯網行業就又發生了一起收購大案。陌陌在2月23日公告宣布與探探達成收購協議,以包括530萬新發A類普通股(265萬ADS)及6.009億美元現金為代價獲取探探100%股權,該交易預計在2018第二季度結束。實際上,在收購探探之前,陌陌已經是最近幾年風光的少數幾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創業短短三年就登陸納斯達克上市,而在最近幾年的直播風口,陌陌更是扶搖直上,憑借著在2015年加入的直播功能,不僅讓自身的用戶活躍度猛增,月

春節假期剛過,互聯網行業就又發生了一起收購大案。陌陌在2月23日公告宣布與探探達成收購協議,以包括530萬新發A類普通股(265萬ADS)及6.009億美元現金為代價獲取探探100%股權,該交易預計在2018第二季度結束。

實際上,在收購探探之前,陌陌已經是最近幾年風光的少數幾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創業短短三年就登陸納斯達克上市,而在最近幾年的直播風口,陌陌更是扶搖直上,憑借著在2015年加入的直播功能,不僅讓自身的用戶活躍度猛增,月活逼近一億,還實現了規模化的商業變現,對此市值也是一路高攀。在2017年5月份,陌陌的市值一度到達80億美金的高點。

不過,最近兩個季度以來,由于視頻直播紅利的逐漸消失,陌陌用戶和營收增長不再像前幾個季度那么高歌猛進,對此資本市場對于陌陌未來發展前景有些動搖,市值更是再次回落到50億美金左右。但是,在陌陌完成對探探全資收購的消息放出當晚,陌陌的股價就大漲17%,市值超過70億美金,再次成為華爾街投資者眼里的寵兒。

那么,全資收購探探之后,除了讓其在資本市場獲得認可之外,到底會給陌陌帶來哪些全新的變化呢?

全資收購探探之后,陌陌能否完成“豹變”?

一、雙品牌驅動,多元化的陌陌將突破自身瓶頸

眾所周知,盡管在過去年兩年陌陌風光無限,在直播市場呼風喚雨,用戶規模和營收一路高漲,但是卻難掩一個尷尬的處境。那就是在移動社交領域,面對社交領域的巨無霸騰訊,以及在近幾年用戶量和市值飛速增長的微博,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這一方面是因為陌陌在創業初期定位在陌生人社交市場,這本身就是社交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不同于取代了通訊工具的即時社交平臺,行業增長本身就存在瓶頸。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平臺沒有建立起能夠促使用戶滾雪球似的持續增長的生態,比如騰訊,除了社交之外,其還進入了游戲、視頻、資訊、電商等諸多領域,這使得其平臺用戶之間可以互相流動,互相影響,從而對平臺形成更強的用戶粘性。又比如微博,其之所以能夠獲得飛速發展,與其投資短視頻社交平臺并打造多元化的內容密不可分。

這意味著,如果陌陌繼續圍繞陌陌APP這單一產品,與騰訊、微博這樣的已經形成生態和產品矩陣的平臺進行競爭,機會必然不多。因此,必須換一種思路重新看待當前的競爭環境。實際上,此前陌陌在產品中加入直播、短視頻等功能就是其競爭思路轉變的開始。而在這些新功能加入之后,效果也非常顯著,在大大提升產品活躍度的同時,也使得其在商業化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而全資收購探探則是陌陌轉化競爭新思路的另一個體現。一方面,全資收購一家在同一賽道的優秀平臺,將立刻提升自身的即戰力。最直觀的是體現在用戶規模上,根據陌陌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止到2017年9月,陌陌的月活(MAU)為9440萬。而根據媒體報道,探探此前披露的注冊用戶超過1.1億,有效用戶約7000萬,日活在600-700萬左右。如此一來,收購探探之后,陌陌已經輕松成為一家月活躍破億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放眼整個移社交行業來看,這樣的用戶規模使得其緊隨騰訊和微博之后,成為行業的第三個巨頭。

另一方面,收購探探也讓陌陌成為移動社交領域的一支“集團軍”,陌陌和探探雙品牌運營,同時在移動社交市場進行突圍將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特別是探探,目前剛剛上線三年多,產品的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在被陌陌全資收購之后,借助于陌陌上市公司的品牌、充足的現金流和豐富的資源,很可能使得其用戶規模在短期內上一個新臺階。而無論是陌陌還是探探,只要其整體用戶增長還在持續且強勁,那么其挑戰騰訊這樣的社交巨無霸的機會窗口就一直都在。

二、陌陌+探探,在社交市場打造類“微信+QQ”的穩固陣地

還有,騰訊的社交帝國如今之所以穩固,還在于其并非只靠一個產品打天下。在PC時代,QQ一手遮天,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又誕生了微信這個社交巨無霸,與此同時,QQ在移動端也成為另一個巨無霸產品,而且其用戶群體更偏于年輕化,與微信有一定的差異化和互補性。而兩個產品在互相競爭中,更是不斷的進化,讓其在國內社交市場幾無敵手。

而作為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崛起的移動社交小巨頭,雖然在收購探探之前,陌陌在陌生人社交領域也是絕對的王者,但是挑戰卻一直都在。相較而言,作為新生代,探探近兩三年的勢頭非常之猛,迅速崛起,成為陌生人社交市場僅次于陌陌的玩家。而陌陌在此時將其招入麾下,這意味著陌陌在陌生人社交市場擁有了類似于騰訊的微信+QQ“雙保險”產品組合。

全資收購探探之后,陌陌能否完成“豹變”?

這樣的產品組合的優勢在于,一方面兩者在一個賽道上進行賽跑,之間可以進行良性的競爭,能夠更容易洞察市場的變化和用戶的遷徙,從而確保產品不斷的進化,以引領行業的發展。比如陌陌和探探作為兩個不同形態的陌生人社交產品,一個是推崇視頻社交,一個是頭像配對社交,這兩個產品都獲得了相當用戶的歡迎,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移動社交不同的需求。而基于這兩個產品的優勢和特點,陌陌將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交用戶的特征,從而探索更多符合用戶社交需求的創新產品。

另一方面,兩者之間可以發揮協同效應,共同開墾培育一個市場,將能夠使得市場快速的成熟。比如在商業化這一方面,陌陌早在2014年開始了商業化的探索,推出了會員訂閱付費服務,截止到2017年第三季度,付費用戶達到480萬。而探探目前剛剛開始商業化之路,同樣是從推出會員服務開始,基于陌陌的商業化經驗,將讓探探在商業化探索方面走更少的彎路。

三、打通兩者數據將有利于提升雙方產品競爭力。

此外,完成這次收購之后,陌陌除了獲得顯而易見的用戶和市場份額之外,其實還有得到一個不可忽略的“財富”,那就是更豐富的用戶數據。

根據QuestMobile2017年9月數據顯示,陌陌平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占64%。相較而言,由于探探的產品最初的設計理念是專門女性用戶社交而優化的,所以其女性用戶更多,同樣來自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探探女性用戶比例高達54%。而在用戶年齡比例方面,陌陌誕生于2011年,其最忠實的用戶群體大多為80后和90后;而探探誕生于2014年,在短短三年時間里,就已經成為發展成為95后最受歡迎的社交、交友平臺之一。而據探探CEO王宇此前演講中透露,探探女性用戶平均年齡是22歲,男性則是24歲,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而從用戶年齡分布可以看出,探探24歲以下用戶占比67%,30歲以下用戶占比高達88%。

這意味著,收購探探還使得其用戶組成結構更加的趨于年輕化和合理化。并且,兩者雖然同樣在陌生人社交領域耕耘,但其用戶群體重合度不高,這也讓兩者有很強的互補性。而在收購之后,兩者仍然保持獨立運營,但是兩個產品之間必然會有較為深入的互動,比如兩者之間互相打通賬戶體系,就能夠為雙方互相導流。又比如兩者共享用戶大數據,則能夠完成對年輕用戶更為精準的畫像,從而更好的完善優化彼此的產品,極大的提升用戶體驗,最終讓產品更具粘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四、覆蓋更多社交場景,中長期或將釋放更大價值

另一方面,全資收購探探,陌陌或許并不僅僅著眼于眼前的股價和商業變現,而是可能有更長遠的考慮。而在就收購探探接受36kr采訪時,陌陌CEO唐巖也強調:“我們并沒有在這一塊有太多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做這個(收購)是做的比較大的價值投資,肯定不是一個短期內的算術的做法。”

全資收購探探之后,陌陌能否完成“豹變”?

盡管都是探探也是陌生人社交平臺,但是其產品與陌陌的使用場景卻大不相同,此前兩者也并不是直接的競爭對手。因此,即使陌陌收購探探,也不會發生像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快的消失的情況,用戶還是會照樣使用兩個軟件,但是從陌陌整體來看,卻覆蓋了更多的社交場景,消耗了用戶更多的時間。

實際上,在互聯網行業進入流量紅利消失的下半場之后,獲取更多的用戶早已不是主題,而盡可能的粘住用戶,讓用戶在平臺上消耗更多的時間,才是有最可能產生更多的商業模式的手段。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陌陌全資收購探探,要的是對自身在陌生人社交場景當中深度覆蓋,一旦將用戶牢牢的留在自身構建的社交生態當中,那么未來將能夠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總體而言,陌陌全資收購探探,在短期內必然讓陌陌在產品、市場和品牌等方面競爭力大大提升。而從中長期來看,探探作為陌生人社交領域一支耀眼的新秀還有更多的價值可挖。更可以預見的是,收購探探或許只是陌陌“豹變”的開始,未來陌陌很可能將有更多的動作,而一旦在未來幾個季度內兩者的協同效應發揮出來,陌陌登上百億美金市值將指日可待。


 
關鍵詞: 陌陌 收購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吉ICP備11001726號-6
企業800網 · 提供技術支持